五年的法律研究所專班生涯也即將結束,這一趟學習之旅讓我有很多收穫,也讓自己能夠深切反省與檢討。這期間我常思索著法律與社會工作專業的多項議題,在某個因緣際會之下亦特地前往臺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持續加強個人在心理測驗領域的專業。回首過去十幾年,我一直在思考到底哪一個專業領域最適合自己?這當中陸續在臺中地方法院觀護人室及嘉義縣政府、高雄市政府與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參與實務工作或學習,又曾經任職於財團法人幸福福利文教基金會、優勢協會及台南市女權會從事家暴防治、少年偏差行為與犯罪預防等多項業務,或許這一種漂流的生涯也讓我累積了一點人生閱歷,更讓我學習到更多專業。
本論文在研究及撰寫時間歷經2 年多,只因為筆者資質駑鈍且法律專業知識尚在累積中,幸好整個撰寫過程中許多家事法領域的專業人員、家事法官們肯與我分享寶貴的實務見解,加上施慧玲教授、鄭瑞隆教授、廖蕙玟教授給我各種專業建議或心理支持,筆者才有寫完法學碩士論文的動力,內心對這些人萬分感激。
在此筆者除了感謝中正大學法律系老師們曾給我學習機會外,也再次感謝指導教授施慧玲老師這5年來對我在論文寫作與課業上的指導、協助與包容,也感恩父母親、堂姊吳家靜對我的支持,另感謝陳殷毅、周明昇、江霈珊、陳世宜、高崇貴、蕭倞孜等法律系同學們,謝謝你們曾陪伴我走過這趟辛苦的學習旅程。特別感謝陳博、林嘉惠、張芸、李倚青、陳美璇、鍾政娟、吳偲滋、姚智仁、曾琪富、潘榮裕、潘彥妃、蔡沂真、蔡明錕、吳貞儀、黃秀芬、李俐慧、嚴琉莉、陳靖文等社會工作界的先進或前輩們曾經帶給我各種人生的啟發與教訓,也謝謝鄧學仁教授、郭書琴教授,從你們身上,我也獲得許多寶貴的專業知識。
靜宜大學翁毓秀教授、南華大學曾孆瑾教授、臺南地方法院江金忠主任觀護人、嘉義地方法院劉如蓉主任觀護人,感恩各位曾經對我在實務工作與法律學習的鼓勵,我的生命因為學習而變得更加有意義,也因為反省而不再重蹈覆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